郑州 [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国务院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就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工作答记者问

郑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就这次灾害调查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调查组相关负责人。

一、记者:为什么要成立国务院调查组对河南郑州这场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

答: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场特大暴雨灾害的情况。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降雨过程17日至18日主要发生在豫北(焦作、新乡、鹤壁、安阳);19日至20日暴雨中心南移至郑州,发生长历时特大暴雨;21日至22日暴雨中心再次北移,23日逐渐减弱结束。这场特大暴雨过程,从累计面雨量来看,鹤壁最大,为589毫米;郑州次之,为534毫米;新乡第三,为512毫米。从过程点雨量来看,也是鹤壁最大,为1122.6毫米。日最大点雨量出现在7月20日的郑州,为624.1毫米,接近郑州平均年降雨量(640.8毫米)。

这次特大暴雨灾害共造成河南全省16个市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409亿元、占全省的34.1%;全省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380人,新乡10人,平顶山、驻马店、洛阳各2人,鹤壁、漯河各1人,郑州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占全省的95.5%。

在这场特大暴雨灾害中,虽然河南全省受灾地区多、范围大、灾情重,但重大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郑州,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和灾害应对存在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郑州。

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调查组,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开展调查。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这次灾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近年来所罕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虽然是因极端天气引发的,但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把过程和原因调查清楚,给党和人民、给社会和历史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另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类似河南郑州这样的极端强降雨未来可能增多,需要通过灾害调查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找出自然灾害防治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指导全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应对可能面临的重大灾害风险挑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这次调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体现了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的高度重视。

二、记者:这次灾害调查过程是怎样的?如何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客观准确?

答:这是在国家层面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全域性自然灾害调查,没有先例可循,且涉及面广、重点事件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调查工作由应急管理部牵头,水利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健康委、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和河南省政府参加,分设综合协调、监测预报、应急处置、交通运输、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6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有关部委牵头。同时,设立专家组,由气象、水利、市政、交通、地质、应急、法律等领域的院士和权威专家组成,开展灾害评估,为调查工作提供专业支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相关部门指导开展相关工作。

调查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全面客观的原则,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安全生产法、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特点,实事求是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客观上的不可抗力与主观上的不作为区分开来、把能力素质不足与不负责任区分开来、把法规标准缺失与职责任务安全规定不落实区分开来,通过现场勘查、调阅资料、走访座谈、受理信访举报、问询谈话、调查取证、分析计算、专家论证等方式,对灾害过程、重点事件全面调查,对关键问题、定性问题深入论证,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调查期间,调查组共查阅资料9万余件、深入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实地踏勘100多次、座谈调研近200次、问询谈话450余人次。

经过全面深入调查,查明了郑州市和有关区县(市)党委政府、部门单位履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查明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事件和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迟报瞒报问题,研究提出了主要教训和改进措施建议,形成了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会议审议和专家组评估论证通过。

三、记者:此次特大暴雨灾害中,郑州市的雨情汛情灾情具体有哪些特点?

答:调查组组织气象水文专家对灾害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复盘分析。具体来看,郑州市的雨情汛情灾情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暴雨过程长范围广总量大,短历时降雨极强。这轮降雨折合水量近40亿立方米,为郑州市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特大暴雨过程。7月20日郑州国家气象站出现最大日降雨量624.1毫米,接近郑州平均年降雨量。特别是20日16时—17时郑州小时最强点雨量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气象观测记录历史极值。二是主要河流洪水大幅超历史,堤防水库险情多发重发。郑州市贾鲁河等3条主要河流均出现超保证水位大洪水,过程洪量均超过历史实测最大值。全市124条大小河流共发生险情418处,143座水库有84座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威胁郑州市区以及京广铁路干线、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三是城区降雨远超排涝能力,居民小区公共设施受淹严重。20日郑州城区24小时面平均雨量是排涝分区规划设防标准的1.6倍至2.5倍,10条内河多处出现漫溢,主城区普遍严重积水,导致全市超过一半的居民小区地下空间和重要公共设施受淹。主城区因灾死亡失踪129人,水淹溺亡是主要原因。四是山丘区洪水峰高流急涨势迅猛,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西部山区巩义、荥阳、新密、登封4市山洪沟、中小河流发生特大洪水,因河流沟道淤堵萎缩,许多房屋桥梁道路等临河跨沟建设,导致阻水壅水加剧水位抬升,路桥阻水溃决洪峰叠加破坏力极大。山丘区4市因灾死亡失踪251人,其中直接因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冲淹死亡失踪156人。

总的看,郑州“7·20”特大暴雨强度和范围突破历史记录,远超出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全市城乡大面积受淹,城镇街道洼地积涝严重、河流水库洪水短时猛涨、山丘区溪流沟道大量壅水,形成特别重大自然灾害。

四、记者:此次灾害应对处置中,郑州市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答:从调查情况来看,这场特大暴雨发生后,虽然郑州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灾害仍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有极端暴雨防御难度大的原因,有城市发展快、历史欠账多的原因,也集中暴露出郑州市委市政府、有关区县(市)和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应对部署不紧不实。在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明确要求的情况下,郑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仍主观上认为北方的雨不会太大、风险主要在黄河和水库,警惕性不高、责任心不强,防范部署不坚决不到位、缺乏针对性,尤其是17日、18日两天没有及时果断行动,防汛准备的“关键期”成了“空白期”。二是应急响应严重滞后。常庄水库发生重大险情,郑州市未按规定及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同时,以气象灾害预报信息为先导的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应急行动与预报信息发布明显脱节,直到20日16:01气象部门发布第五次红色预警,才于16:30启动Ⅰ级应急响应,但为时已晚、灾难已经发生,山丘区4市人员死亡失踪时间90%以上集中在郑州市Ⅰ级应急响应启动前的当日13时至15时。三是应对措施不精准不得力。以常态化措施应对重大雨情汛情,没有按红色预警果断采取停止集会、停课、停业措施,错失了有效避免大量人员伤亡的时机。四是关键时刻统一指挥缺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市领导多在点上奔波,有的撞在一起、有的困在路上,关键时刻无市领导在指挥中心坐镇指挥,不了解全市整体受灾情况,未及时掌握重大险情,失去了领导应对这场全域性灾害的主动权。五是缺少有效组织动员。20日当天许多群众仍正常出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常态运转,人员密集场所、城市隧道、地铁、城市地下空间以及山丘区临河临坡村居等,没有提前采取有效的避险防范措施。全市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大多数是分散性的,遇难时多处于正常活动状态。六是迟报瞒报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存在未按规定每日统计上报伤亡情况和刻意阻碍、隐瞒不报问题。在不同阶段瞒报139人,其中郑州市本级瞒报75人,县级瞒报49人,乡镇(街道)瞒报15人。

五、记者:此次灾害中,郑州地铁5号线、京广快速路北隧道等亡人事件曾经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质疑,请问有没有进行针对性调查?

答:调查组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社会关注的几起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复盘了发生过程,查明了主要原因和问题,认定了事件性质。

关于郑州地铁5号线亡人事件(14人死亡),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极端暴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涝水冲毁五龙口停车场挡水围墙、灌入地铁隧道,郑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有关方面应对处置不力、行车指挥调度失误,违规变更五龙口停车场设计、对挡水围墙建设质量把关不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责任事件。

关于京广快速路北隧道亡人事件(6人死亡、247辆汽车被淹),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极端暴雨引发,郑州市隧道管理单位和有关部门封闭隧道、疏导交通不及时,造成较大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责任事件。

关于郭家咀水库漫坝事件(转移群众9.8万人),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道路建设和施工单位侵占毁坏水工程、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溢洪道堵塞,极端暴雨引发水库漫坝重大险情的违法事件。

关于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山洪灾害(23人死亡失踪),调查认定,极端暴雨引发山洪和滑坡、跨沟路基阻水溃决,应急预案措施不当、疏散转移不及时,是造成重大人员死亡失踪的主要原因。

关于登封电厂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爆炸事故(5人死亡),调查认定,这是一起河道漫溢洪水涌入公司车间电解槽,与高温熔融铝液发生反应造成爆炸的次生事故。所在镇的党委政府未如实报告人员死亡真实原因,并违规使用灾后重建补助资金用于死亡人员家属补偿。

六、记者:此次灾害应对处置中,暴露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教训?

答:确实,在此次灾害应对处置过程中,集中暴露出当地在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诸多问题短板,教训十分深刻。这些问题短板,在全国很多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这次灾害来临前,郑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主观上认为北方的雨不会太大,对郑州遭遇特大暴雨造成严重内涝和山洪“没想到”。这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在北方城市不少领导干部身上也同样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对极端气象灾害认识不足,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应急准备严重不足。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重要论述没有入脑入心,对人民生命、政治责任缺乏敬畏。这是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汲取的深刻教训。

二是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党委政府未能有效发挥统一领导作用。在这场灾害应对过程中,郑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不力,责任没有真正上肩,没有统筹安排指挥部坐镇指挥和现场指挥力量,一些领导干部领导能力不足、全局意识不强,不知道关键时刻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岗位在哪里、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导致抓了点丢掉面。以这场灾害为警示,就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灾害面前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真正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灾害防范应对各方面全过程,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三是贯彻中央关于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部署不坚决不到位。郑州市设置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城市防汛指挥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等4个指挥机构,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又设了防办、河湖水利防办、城防办、黄河防办4个办公室,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大家都管都没有管到位,不符合“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机构改革要求。各地要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坚决贯彻中央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形成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

四是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郑州作为新兴特大城市,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城市规划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要求不到位,城市排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雨水管道与建成区面积相当的城市相比相差超过一半;已投资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资金,实际相关的仅占32%,用于景观、绿化等占近56%;排水明沟等设施“十三五”期间改造达标率仅20%。这也是不少地方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有偏差,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存在很大差距。

五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这次暴雨灾害集中暴露出郑州市预警发布能力、应急指挥能力、抢险救援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诸多短板。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混淆,预警发布部门分割,防灾避灾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强制性不足,缺乏统一权威高效的预警发布机制;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应急预案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治理不强,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制度和能力体系,基层基础尤为薄弱。

六是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知识严重不足。这次灾害也反映一些新上任的干部对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情况不熟悉,未经历过洪涝、地震等大灾考验,实战经验严重不足。此外,在这次灾害应对过程中,媒体的宣传警示作用发挥不到位,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不及时不充分,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灾避灾能力不强。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和群众科普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

七、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教训,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防汛救灾工作、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有何建议?

答: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应对处置中暴露出的问题短板,既是深刻教训,也是各地各部门举一反三、自警自省,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一笔宝贵财富。基于此,调查组提出了六项改进措施建议:

一要大力提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把《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列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必修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对新调整上任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及时组织上岗前后专题培训,了解应对各类灾害的自身职责和要求,具备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基本能力。

二要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地方防汛工作责任制。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实行防汛救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日常防范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领导责任。完善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响应预案和运行制度,关键时刻必须坚持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明确防汛关键时段的具体岗位和具体职责。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首先要在指挥部靠前指挥、坐镇指挥、掌控全局;赴灾害现场时必须明确其他负责人坐镇指挥,并与指挥部保持畅通,始终了解全局、正确决策。

三要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针对地区之间、上下之间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各地全面组织评估,并把评估工作与深化改革统一起来,系统查找指挥机构设置、部门职责界定、专业人员和机构支撑、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差距,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建立健全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机构,发挥好应急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建强指挥班子,完善制度机制,强化专业机构支撑。

四要全面开展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预案评估修订要与健全制度相结合,实化细化指挥长和各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具体责任、应答机制、行动措施,强化演练磨合和日常检查,发布预警信息后依据预案和制度启动响应、落实措施,确保关键时刻管用顶用。建立健全极端天气和重大风险研判机制,量化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标准,规范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健全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按规定及时采取“三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强制措施。

五要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深入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把极端天气应对、自然灾害防治融入城市发展有关重大规划、重大工程、重大战略,补齐防洪排涝设施欠账,完善防洪排涝标准和医院、地铁等公共服务设施抗灾设防标准,强化重大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加强备用供电、排水泵站等关键设施安全保护,在重点部位配备应急特殊装备,提高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城市发展相适应。

六要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媒介作用,切实增强群众防范风险的警觉性。把防灾和安全教育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突出相关内容,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教材、进校园、进社区、进职业培训。拓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演练活动,建设各级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科普体验场馆,激发公众兴趣,增强培训效果。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2日 06 版)

相关内容

基层一线|“四个特色课堂”激发培训新活力

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凝心聚力,郑州市上街区工业路街道探索打造“四个特色课堂”,扎实开展2023年科级以下党员干部学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切实增强培训实效。理论课堂强思想5月22日,工业路街道邀请了区委党校副校···

对违规学科培训“零容忍”:郑州通报6起违规组织学科类培训典型案例

顶端新闻· 河南商报记者 訾利利寒假已经开始,还想让孩子上课外培训班的家长请擦亮眼睛:近期,郑州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建明察暗访组,全方位排查整治“地下”违规培训机构,效果明显。教育部门现将6起违规组织学科类培训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敬请广大···

郑州市农商系统网络金融业务培训在登封成功举办

郑州市农商系统网络金融业务培训在登封成功举办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郭敏为进一步提升网络金融工作成效,提高创新营销能力,由郑州市农信办主办、登封农商银行承办的《一网打金——网金业务发展策略与实践》专题培训于10月13日顺利开班。此次培···

“双减进行时”:郑州将严厉打击“地下”违规培训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马俊峰2021年“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学生和家长的日常学习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郑州市作为9个全国“双减”政策试点城市之一,“双减”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十四五”期间,郑州又将怎么推进“双减”工作,确保校外减负、校···

16家!郑州公布第一批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附名单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7月5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郑州市科技局获悉,根据《河南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郑州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经过培训机构申请,郑州市各开发区、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审···

这313家靠谱!郑州市第三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公布

从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为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根据《河南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设置和管理指南(试行)》和《郑州市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试行)》通知要求,经各开发区和区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日前,···

警钟长鸣 防患未“燃”|兴港电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防范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自防自救应急处置能力,5月25日,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港电力”)邀请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一级教员吕贵超,为公司职工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本次培训共进行三项内···

434家!郑州市第二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发布

记者今天从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为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根据《河南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设置和管理指南(试行)》和《郑州市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试行)》通知要求,经各开发区和区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39家!郑州市第一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发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7月13日,记者获悉,为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根据相关要求,经各开发区和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截至6月30日,郑州市共有39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取得线下培训资质,现正式面向社会发布。同时,提醒广大学生和···

华夏银行郑州分行举办“强化党建引领 激发担当作为”主题培训活动

为传承红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9月8日—9月10日,华夏银行郑州分行前往陕西延安开展“强化党建引领 激发担当作为”主题培训活动,感悟延安精神,凝集发展共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度的责任···

全省初中、高中各科教师看过来!这份培训课程千万别错过!

为充分发挥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学科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帮助初中、高中学科教师对初中、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一体化思考,明确初、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及课程实施建议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及进阶发展,近日,郑州市举办“双新···

“国培计划(2022)”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冬日暖阳,笃学不怠,2022年12月15日上午,由郑州市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22)”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县级骨干教师(小学语文)培训举行了线上开班仪式。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李黎致欢迎辞,对来···

郑州市公安部门联合滴滴开展网约车安全培训

顶端新闻记者 王访贤为进一步提升网约车司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文明行车素养,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日,郑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保分局(以下简称“公交分局”)联合滴滴开展普法及安全文明驾驶专题培训,公交分局民警赵卫辉、郑州市公安局···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举行2023-2024学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活动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洪竹有千节,始于新笋。为助力新入职教师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3年8月21日,2023-2024学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在普庆校区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郑州龙···

开班啦!郑州航空港区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来了

6月6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政法委联合航空港区法院举办2023年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开班仪式。郑州航空港区政法委书记丁海江出席仪式并讲话,郑州航空港区法院分党组成员、副院长耿传忠主持仪式。开班仪式上,郑州航空港区法院政治部主任崔长松···

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教育集团西流湖校区教师到总校进行跟岗培训

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成长,9月11日,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教育集团西流湖校区10余名青年教师到总校伊河路小学,进行跟岗培训。参与升旗仪式本次跟岗培训采取全学科、零距离,多维度、沉浸式学习研修。老师们将全面参与总校的一线课堂···

医学教育|从理论到临床,第二期口腔种植培训收官

9月27日下午,来自郑州、开封、洛阳、济源等12个地区的54名“学生”在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结束最后的临床考核,标志着第二期口腔种植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收官。通过考核后,他们将取得《河南省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结业证书》。据了解,本期···

丁樱国医大师学术传承培训班在郑州举行

(通讯员:魏佳琳)9月2日,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学术传承培训班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福伟,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处长姬淅伟,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李小芳,国医大师张磊,医古文资深名师许敬生教授,全国名中医崔公让教···

郑州铁院迎来第二批非洲“洋弟子”!亚吉铁路2023年电力机车司机培训开班典礼举行

继2019年10月首批34名埃塞俄比亚司机学员顺利毕业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又迎来了28名非洲“洋弟子”。7月5日,亚吉铁路2023年电力机车司机培训开班典礼暨EDR人力支援开发培训中心成立仪式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8名非洲学员将···

郑州四六〇医院圆满完成党支部书记系列培训

郑州四六〇医院圆满完成党支部书记系列培训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张胜利 马辉为进一步加强郑州四六〇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医院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水平,推进医院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围绕“建队伍、抓活动、强职能、打基础”目标,按···

友情链接